跳到主要內容

晨讀十分鐘:實驗故事集|為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晨讀十分鐘:實驗故事集|為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
|配合國小四下、六下自然課程第一課:『有趣的力』、『力與運動』


哈囉,今天比較特別!國小四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下學期的自然第一課,都是屬於『力』的教學單元,我就綜合一起選書,分成三個方向:
  • 知識類長文的閱讀能力
  • 知識應用生活,做做實驗
  • 怎麼閱讀科學家故事
因此,我會選出三本書、寫成三篇文章,那就開始吧!


這次你和孩子一起鼓起勇氣

鼓起勇氣並不是這堂課或選書超級難!而是孩子要開始正式進入物理的核心課程,也會一直延續到國中理化課。『力』的概念在國小內容呈現方式很簡單、直覺,不會像你在讀國中時充滿公式與數字運算。國小則是以觀察體驗為主,也正因為這樣,容易挑過最基本的能力,導致在上國中時出現銜接困難。

學習本來就是一段漫長且耐心的旅程,特別是科學研究總是不斷挑戰未知。既然小朋友已經小四或小六了,對於自然科學也不陌生,何不鼓起勇氣,嘗試更多新事物!



四下與六下的課程第一章學習目標

四下課本第一章『有趣的力』/學校課程學習目標
  1. 動手做體驗力的存在,了解力可以改變物體形狀和運動狀態。
  2. 在實驗中察覺力具有大小的區別與方向的特性。
  3. 運用創造力,設計測量力的方法及完成應用「力」的玩具。培養觀察、探索、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  4. 察覺浮力所產生的現象與在生活中的應用。

六下課本第一章『力與運動』/學校課程學習目標
  1. 認識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力,以及力對物體作用會產生形狀和運動狀態的改變。
  2. 探討力的大小對物體的形狀和運動快慢的影響,透過實驗了解影響物體運動快慢的變因。
  3. 知道物體重量就是物體所受到的重力,並且能運用物體受力後形狀改變的情形,使用彈簧做為測量力大小的工具。
  4. 藉由簡單的拔河遊戲,驗證物體同時受兩力影響時的運動方向。
  5. 從實驗操作中察覺摩擦力會影響運動,且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材質有關,進而發現生活中摩擦力的應用。
※以上資訊取自翰林出版社108學年度課程計畫表

希望你看完這兩年級的學習目標後,還沒有跳開視窗,要堅持住啊~從這兩個年級說明來看,你會先發現進入六下後,文字敘述變難——開始用科學語言描述現實。第二,也會發現六下課程需要孩子更多去學習用實驗、用數值(量化的概念)去描述『力』,並且歸納出一些結果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用一些最簡單的例子來解釋,其實這兩個年級想說的是~
  1. 當孩子用手推球時,會發現球往前滾。用力捏球,球會變形。
  2. 推越大力、球跑得越快,或是可以改變球跑的方向。
  3. 透過一些測量工具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。
  4. 認識幾個特別的例子,像是浮力和摩擦力。
  5. 認識有些力不用透過接觸物體,像是磁力、重力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那如果課程以體驗觀察為主,為什麼我在前面會說忽略基本能力和銜接困難呢?關鍵在於,『力』其實是個物理學上的科學名詞,和口語說的『力量』、『用力』不完全一樣。舉例來說,當我們推或拉東西,可以很直覺的說出有推力或是拉力;若是一顆球撞一顆球,或是東西停在斜坡上不會滑下來,又要怎麼說明呢?

而又衍生出第二個問題,力是科學名詞、是抽象概念,這再度考驗孩子在閱讀時,要怎麼從文字語句中找出這些科學詞彙,並且做出正確判斷呢?因此,在四下到六下時期,我反而會期待孩子培養出具象轉換抽象,以及閱讀知識類長文的能力。

|力的選書概念

學校老師在課程進行中,都會盡量用很生活化的例子來解說,相信孩子也很進入狀況。特別是小朋友天生愛玩鬧的個性,丟個球撞來撞去,簡直超好懂;在測量力的大小時,拉拉彈簧秤,上面的刻度也很容易看到變化!

隨著課程一路往前,孩子會逐漸習慣閱讀穿插科學名詞的語句。你可以讀看看孩子的課本或是考卷,除了科學名詞外,敘述上非常有條理、精簡;段落一開始就直接進入重點,結束後還會有整理。不過這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......

原因在於,課本不是『人性化』的撰寫方式(笑)。現實生活中我們說的話或是寫的文字,大多是非常口語;或是加入了起承轉合,甚至一開頭先來前情提要、文中有時內心戲。因此,當文章字數變多,敘述或是語句結構變複雜,甚至加入了文學修辭,那孩子反而覺得不好閱讀、甚至看不懂,以致於無法從課本轉換到實際情境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現實生活中說的話或是寫的字大多口語,敘述或是語句結構也變複雜。閱讀課本習慣的孩子反而覺得不好從中整理出資訊、甚至看不懂,以致於知識無法從課本轉換到實際情境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再來,小三與小四年段也是開始練習閱讀長文的能力(從繪本、圖畫書變換讀本、小說等)。不光是文學類型,現在剛好可以加入知識類內容,更可以模擬現實生活。因此,我會不限定於『力』的選書範圍,以更廣泛的視野,培養孩子閱讀知識類型長文的能力。要注意!不管孩子讀什麼,都希望來自現實生活。

|力的選書重點

知識類型閱讀能力的選書重點
  1. 培養以知識類為主題的長文閱讀耐性。
  2. 練習從文章中分辨出科學名詞的能力。
  3. 閱讀長文後可以理解內容,並且與生活經驗連結。
以這三個目標,我建議可以選讀『親子天下』出版的《晨讀十分鐘:實驗故事集》。晨讀十分鐘書系的企劃概念,是希望孩子能夠每天利用晨間時間,規律閱讀一定份量的題材,可以說是一種積少成多、閱讀儲蓄概念。

實驗故事集/親子天下出版,共有低年級、中年級。本書為中年級。

實驗故事集主軸是描述一位喜歡推理的小學生小勉,在生活或學校中遇到各式各樣和科學有關的趣事。小勉有時找資料、有時和同學、家人討論,發揮研究精神找出背後科學原理。並且在故事結束後,還會有一小節『解謎時間』,補充故事內的科學原理;最後再以一個小型的『科學小實驗』結尾。

主角小勉是個好奇心無法擋的小三生。整本書共由16篇故事組成,內頁部分彩色印刷。

因此,這本書的閱讀歷程,可以分成三個部分:
  1. 故事閱讀:字數約1000個字,是一個很完整、且輕鬆的生活故事,而當中會有一些科學原理或名詞。
  2. 解謎時間:可以想成這是自然課本的一個段落,所以寫作風格就很科學,也有解說型的插圖。
  3. 科學小實驗:透過動手做,不但增加趣味,也將科學原理應用回生活。
這本書的編輯概念讓孩子可以(1)練習長文閱讀能力、學習從生活情境擷取科學資訊;(2)解謎時間如同在讀課本,練習口語和科學語言的轉換;(3)再從科學小實驗回歸到生活中。

每篇故事後面都有解謎時間和科學小實驗,閱讀起來很有自然課本的感覺。

|你和孩子還可以這樣閱讀

我建議你可以和孩子試試看一個閱讀玩法:一邊閱讀、一邊用筆圈出名詞或是科學名詞。僅僅只是圈出,就可以練習從文章中汲取資訊的能力。當圈出的資訊越多,自然也會開始整理、歸納,分別哪些是重點?哪些應該要捨去?

如果遇到無法確認這是不是名詞、不懂這個名詞時,我建議可以互相討論,從文章的前後句,推測看看。如果是圈錯名詞,也詢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?這些都會比直接去查資料找答案更為有趣。這是一方面不要讓孩子覺得像在做功課、害怕犯錯;另外一方面是訓練面對未知的狀況,仍保有求知動機去解決問題。甚至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這個遊戲,比較看看你想的和孩子想的,又有什麼不一樣?

學校、老師和課本都是良好的知識學習對象,卻也讓孩子處於永遠正確的『資訊溫室』中,可是總是有回到現實的時候啊!因此,你需要做的不是擔心學校沒教、考試不會考,而是提供現實化、生活化的閱讀材料。

新聞也是很好的閱讀材料,本篇新聞取自公視新聞網。

|閱讀實驗故事集之外的事

108課綱注重素養教學,也就是具備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學習知識只是基礎中的基礎,如何找出問題(也就是閱讀與解析出實際狀況)、活用知識,以符合邏輯的方式解決問題。最實際層面是學校考試的題目變長、文字變多;由言簡意賅,變成像故事鋪成般的語句;甚至答案就在題目中等孩子找出......。那麼也就更注重上述所培養的閱讀能力了。

知識類長文閱讀訓練適用於全年級與科目,只是剛好有這個機會透過這個力的單元,作為一個好的起跑點。目前關於力的知識書籍都偏向高年級到國中以上,適合中低年級小朋友的比較少,那不妨嘗試回到閱讀開始,後續再依照程度與興趣,讓孩子選擇喜好的題材

接下來我會再針對剩下兩個方向:知識應用生活,做做實驗;怎麼閱讀科學家故事。挑選適當的書籍,那我們就下堂選書課再見。

§

選書書單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鍬形蟲、飛蝴蝶、法布爾,昆蟲王國來啦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鍬形蟲、飛蝴蝶、法布爾,昆蟲王國來啦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 國小『昆蟲王國』這堂課落在3~4月(現在因為疫情調整課程可能會更晚一些),剛好是昆蟲開始大顯身手、好好活動的季節,特別是緊接著天氣愈來愈熱,挑選閱讀幾本消暑、趣味的書籍,讓昆蟲王國這堂課持續唧~唧~唧~的迎接夏天! ☆ 替國小四年級下學期自然第二課『昆蟲王國』選一本書 《 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:認識昆蟲的本能 》 《 嘎嘎老師的昆蟲觀察記 》 《 蜜蜂 》 《 地面地下:四季昆蟲微觀圖記 》 《 甲蟲男孩 》 ※更多選書連結在文末 ※書籍後續都會放上yahoo網拍6折出售,請在拍賣搜尋『Childrening 孩子氣』! 昆蟲王國,在國小教學裡簡單來說就是認識昆蟲的特徵、學習飼養與觀察昆蟲、了解昆蟲與環境的關係。一般最常見的課外讀物,就是有著大量照片的甲蟲或蝴蝶圖鑑,從中認識最大、最美、最酷炫的種類。不過昆蟲是種看起來不起眼,卻有時讓人驚喜(嚇)不斷的生物(像是會飛的大蟑螂......),所以僅是看圖鑑來認識他們,實在是一件超級可惜的事。 另外,課程中會請小朋友飼養昆蟲,透過這個機會學習觀察生物的能力(增加媽媽困擾),那是不是一定要養?或是可以不要養嗎?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書局必賣蠶寶寶,小時候白白軟軟的有點可愛,可是一結蛹變成蛾,就讓我手忙腳亂! 因此,我一樣整理出一個閱讀脈絡,搭配出趣味又具有意義的書單,讓你參考。此外,台灣的素人昆蟲專家都非常厲害,我們不一定要侷限在閱讀書籍上,一些網路資源也是值得點閱,讓你和孩子能夠從這些專家學習到專家們研究的熱情,並且向他們學習如何尊重生命。 ◎  你可以為孩子建構一個學習路線! 從之前已有動物的知識,和昆蟲外觀作比較。 六隻腳、八隻腳、好多隻腳!歸納昆蟲的正確特徵,能夠區別其他長得像昆蟲的動物。 從飼養昆蟲或是在野外觀察昆蟲、培養觀察和紀錄的能力。 能夠體會看似沒有存在感的昆蟲,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生物。 當中我會比較喜歡的閱讀方向是:第一個是觀察和紀錄能力,因為昆蟲比起動物和植物、存在感少很多,所以考驗孩子觀察能力,光是從公園或郊外找到一隻昆蟲,就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。 第二是體會昆蟲與環境的關係,並且了解昆蟲是非常重要的生物,像蜜蜂、蝗蟲都是影響人類非常重要的昆蟲。並非僅是侷...

2019 知識類童書回顧(一)Trapped in a Video Game

2019 知識類童書回顧開始~ Trapped in a Video Game ◎英文/文字書/144 頁/電玩、程式/8~10歲 ❝ 最好的朋友總是挖洞給你跳,奇怪~我還笑嘻嘻的跳! ❞ Trapped in a Video Game(圖片來源:amazon) 這是世界上誰最討厭電動,絕對是書中主角 Jesse 莫屬(就是封面那個)。 Jesse 不小心掉入一個電玩世界,卻沒想到在裡面碰到的是,玩到無法自拔好友兼損友 Eric。Jesse 急著想要逃出這個世界,可是 Eric 卻想要一舉通關;兩人互相幫忙又互相嫌棄,到達最後一關時,卻遭遇到 BUG 級的大麻煩...... 穿越劇情在兒童小說實在非常常見,可說是已經成為想要有趣的公式集之一。雖然這本書也是有點套老梗,但是劇情設定和撰寫非常流暢趣味,可以看得出作者是個善玩電動的宅宅~ 譬如說:懂電動的人都知道電玩遊戲其實就是一連串程式碼,所以各種怪物大小敵人、最終魔王都是照著程式指令行動,也就是有著固定不變的行動模式。如果你想要破關,勢必要重複嘗試,並且記下敵人的每一次行動。這個套路成為本書主軸,然後作者又衍生出各種趣味,劇情讓懂遊戲的大人小孩直想『果然懂我』。 洛克人就是典型的記憶敵人行動模式的遊戲。主角也和洛克人一樣手上有砲,是不是作者也來致敬一下 (圖片來源:BagoGames) 家長都懂男孩是一種奇妙的生物,那這種生物一次出現兩個呢...... Jesse 和 Eric 兩人就在故事中互相扯後腿、反正遊戲中不小心死了,也是從關卡起點重生。其實遊戲每過一個關卡,都有選項可以回到現實世界,不過想要回家的 Jesse 總是被  Eric 用稀有的酷炫裝備誘惑,而掙扎的選擇下一關。這種也是會特別打中喜歡遊戲的孩子。 更讓人欣賞的是,作者並沒有一直玩弄這種遊戲梗,當劇情到中後時,主角們除了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(也來自現實世界),並且還遭遇書中最大的魔王,可是之前提到的行動模式策略卻完全行不通,最後故事如何,我就不破梗了。 這本書一共出版了五本,第五集結束。當我翻開第二集前,想說是不是還要進入遊戲一次?沒想到作者在第二集玩的是 AR 遊戲梗,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寶可夢,手機抓怪。真的讓人直呼作者很會喔~ 最後還是要『...

來做實驗吧!實驗書選購特輯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來做實驗吧!實驗書選購特輯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 這週就來個實驗書選購特輯!實驗書是一直是兒童書籍非常受歡迎的主題,沒辦法,小孩就是愛做實驗,而且做實驗也對科學學習上有不少幫助。然而常會聽到家長在實驗書購買上出現選擇困難,正因為書太多了,不曉得該買哪一本? 這本書的實驗夠多嗎?實驗操作適合我的小朋友嗎?操作或準備材料會不會很麻煩啊?我想找可以配合學校自然課,或是想培養科學能力的實驗書?請放心,在這次的實驗書特輯中,上面的各種需求都可以找到你心中的那本書喔! 想知道我最推哪本書?也可以咻咻 咻~捲 到最後面喔! ☆ 替國小自然實驗課選一本書 《 孩子的科學遊戲: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圖解 》 《 天天在家玩科學 》 《 親子FUN科學 》 《 廚房裡的聰明科學課:89個啟發五感的好玩遊戲,在家就能玩科學! 》 《 Penny老師教你創意玩科學 》 《 科學小實驗,思辨大發現 》 ※更多選書連結在文末 ※書籍後續都會放上yahoo網拍6折出售,請在拍賣搜尋『Childrening 孩子氣』! 這週原本是國小五下第二課『水溶液』的選書,這堂課有著許多動手實驗與觀察的內容,恰巧趁這個機會整理出實驗書單。   在實驗之前的最重要一件事,提醒身為家長的你!完成實驗並非是學習科學的終點,或是體驗『完成囉~』這樣的感覺!反而結束才是開始探索、學習自主思考的起點! 實驗也並非僅限於科學學習或是玩樂趣味上,孩子在整個過程中,不時展現各種可能性、個性表現,有時候會更讓你認識眼前的小鬼頭喔! 實驗書選書重點 以臺灣作家為主,他們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,都比較適合我們的小朋友 書籍美術編排設計上,以彩色、閱讀易懂為主。因為實驗需要仔細閱讀步驟,按步驟操作,所以需要清楚易懂。 在這樣的基礎下,我就把實驗書單分成三大類:初學嘗試、輔助學習、培養科學素養等,讓你依據需求挑選適合的實驗書。 ◎ 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或老師 1. 想在假日嘗試看看實驗活動 2. 希望有各種主題的實驗可以試試看。 3. 不要太難操作或準備材料,而且輕鬆好玩。 如果你是剛接觸科學實驗,孩子屬於中年級,就可以選擇《孩子的科學遊戲: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圖解》。 孩子的科學遊戲:53個在家就能玩的科學實驗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