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里山的一年繪本3:農地的一年|為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里山的一年繪本3:農地的一年|為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
國小三年級下學期自然課本第一章『小園丁學種菜』
拉到文末有選書企劃喔~

里山的一年繪本3:農地的一年/小光點出版

課本第一章『小園丁學種菜』的學校課程學習目標

  1. 為了加深兒童對植物成長過程的了解,而安排親自種菜,透過蒐集蔬菜的種植資料,知道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。
  2. 希望透過實際播種、澆水、發芽、生葉、收成等歷程,明瞭植物的生長階段。
  3. 透過在種植期間發現的許多難題,例如:蟲害、枯萎等,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※以上資訊取自翰林出版社108學年度課程計畫表


第一章課程是承接小學三年級上學期第一章『植物的身體』內容,透過孩子熟悉的蔬菜,延伸至生活化的體驗。在學校會學習到蔬菜的種類、各部位的名稱、常吃的部位、以及還有怎麼種植等等。最後也會讓孩子動手種植適合的蔬菜,所以也是非常適合春天的一門課。

《農地的一年》的選書概念

學校課程中可能會比較偏向知識點的記憶,甚至有時候會家長或孩子會過度鑽牛角尖,想著考試會不會考?或是這個要不要背?而讓視野越來越窄。事實上,我會建議在小學的時候,針對科學學習可以從課本內容放得更大,用放更開的態度認識科學。

相信你也聽到類似的笑話:小孩因為常常吃鮭魚片,所以以為鮭魚就長得橘色的一片一片;或是很喜歡吃西瓜,但以為西瓜是種在樹上的。這些好多實例其實都讓人不忍苛責,就連同我們若是不常上市場買菜,都會分不太清楚A菜、菠菜、空心菜、大小白菜。

因此,我會推薦聯經出版公司的《里山的一年繪本3:農地的一年》,透過大視野角度,認識農夫、蔬菜、其他動植物、以及農地環境間的彼此互動與變化,畢竟孩子有時候需要的是理解『過程』,『結果』反而不是那麼重要!

❝ 透過大視野角度,認識農夫、蔬菜、其他動植物、以及農地環境間的彼此互動與變化,畢竟孩子有時候需要的是理解『過程』,『結果』反而不是那麼重要! 


《農地的一年》選書重點

  1. 從大視野認識農夫、蔬菜、其他動植物、以及農地環境間的彼此互動與變化。
  2. 農地上的蔬菜時令變化,體會對環境友善的種植方式與食物。
  3. 向農夫學習怎麼計畫、耐心與忍受挫折。

《農地的一年》從農夫怎麼計畫在哪些月份種哪些菜開始,透過翻閱每頁、走過每個月的跨頁,認識農地上蔬菜種類的變化。有些菜開始種下了、有些在下頁就不見了——被收成了。更有趣的是,田裡可是還有其他動植物在呢~有時候是鳥、小蟲子、還有其他小草來。他們有的是來幫忙、有的是來搞亂。不管如何,他們都提醒我們,在這個土地上並非只有我們人類存在,而是需要所有生物共活的地方。


你能找出前後 4 月和 5 月有哪些菜不見了嗎?又有哪些菜是新種的嗎?


這本書是以日本關東甲信的農地為參考,透過作者像是長鏡頭的畫面,我們就像在田埂旁看著農夫規劃與種出合乎時令的蔬菜,當你越細心,收穫可能才會最多。這可以讓孩子學習計畫的重要性、耐心與挫折。在後續學校的動手種菜活動中,也是很配合這本書喔。

為了不破壞閱讀順暢性,一些比較知識性的解說,則落在書籍後半部。我建議家長不用特別拘泥在小孩子是不是要完全認識所有的名稱,這樣就會陷入之前提過的情境,而阻礙閱讀的樂趣。



追根究底本來就是小孩的天性,如果會問這是什麼?我會鼓勵你和孩子去找資料,而這過程中又可以學習到許多方法或是額外的知識。特別是學習怎麼在網路上搜尋到正確的資料,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也必須承認這會造成你的負擔,不過想想看,若是孩子長大成年後還處於無法主動解決問題的狀況,相信現在的麻煩問題精還是比較可愛對吧~


里山的一年後之外

除了農地的一年外,這系列書籍還有《水稻田的一年》、《雜木林的一年》等,都很推薦接續閱讀。此外,這三本書籍屬於繪本形式,內文沒有注音,字數和知識量偏多,所以比較適合三年級以上孩子。



在書本之外,我會建議家長帶著孩子上市場,用實際行動認識蔬菜在餐盤前的樣子。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能過度指責,孩子為什麼總是無法記住芋頭可以吃的地方是莖,蕃薯吃的地方是根。因為當芋頭和蕃薯被洗乾淨、整理好後,真的是很難分辨清楚,但是當我們回到原始生長環境,反而就能從整體推敲了。

最後是蔬菜不僅是食用,也有很多文化上的意義,像是蕃薯其實來自於美洲的熱帶地區,所以才有個『蕃』字。台灣常常用蕃薯表示,也很常吃蕃薯,讓這樣的反差其實更有趣味喔。

里山的一年繪本3:農地的一年帶給我們的超出課本許多,非常值得我們和孩子閱讀,也希望你和孩子能好好體會到書以外的一切。下週我們也會延續這個第一章內容,來準備動手種植蔬菜吧!

§

選書書單

里山的一年繪本1:水稻田的一年
里山的一年繪本2:雜木林的一年
里山的一年繪本3:農地的一年
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?
餐桌上的蔬菜百科:跟著季節吃好菜!聰明採買輕鬆料理的全食材事典(全新增訂版)
菜市:畫家帶你逛菜市

選書企劃

原本是開學日的今天,卻因為肺炎而延後了。不過我的新企劃『為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』還是開始囉,家長也可以利用這個空擋時間,在沒有機會出門時,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。

這個企劃緣起是希望幫助國小生的自然課添加更多樂趣和廣度。在強調知識性學習的課本中,加了許多層面更廣、思考可以更多的跨領域書籍。孩子,也包含身為家長的你們,常常會為了記憶課本內容或是解答考試題目,而對一個知識點愈陷愈深、鑽牛角尖,變成只會問這個會不會考。因此,在相對輕鬆的國小自然科學習中,除了擴展孩子在這時候的體驗,也尋求嘗試更多興趣的機會,也可以對於自然科學有著更全面的認識。

我之後會對國小自然課的進度,挑選對應課程的書籍或科學教玩具。而依據的教學進度是依照『翰林出版公司』的課程進度與線上資源。為什麼會使用翰林版呢?不是業配喔,純粹是因為發現在翰林網站(https://www.hle.com.tw)申請帳號,就可以下載課程進度表和課本 PDF 檔案,非常方便。大部分的學校教學進度和各家教科書出版社的課本內容架構,其實都大同小異;在國教院的審定下,都不會超脫大考範圍,大家其實不用太過擔心。但是還是家長們還是以學校進度為主,配合孩子學校進度閱讀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鍬形蟲、飛蝴蝶、法布爾,昆蟲王國來啦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鍬形蟲、飛蝴蝶、法布爾,昆蟲王國來啦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 國小『昆蟲王國』這堂課落在3~4月(現在因為疫情調整課程可能會更晚一些),剛好是昆蟲開始大顯身手、好好活動的季節,特別是緊接著天氣愈來愈熱,挑選閱讀幾本消暑、趣味的書籍,讓昆蟲王國這堂課持續唧~唧~唧~的迎接夏天! ☆ 替國小四年級下學期自然第二課『昆蟲王國』選一本書 《 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:認識昆蟲的本能 》 《 嘎嘎老師的昆蟲觀察記 》 《 蜜蜂 》 《 地面地下:四季昆蟲微觀圖記 》 《 甲蟲男孩 》 ※更多選書連結在文末 ※書籍後續都會放上yahoo網拍6折出售,請在拍賣搜尋『Childrening 孩子氣』! 昆蟲王國,在國小教學裡簡單來說就是認識昆蟲的特徵、學習飼養與觀察昆蟲、了解昆蟲與環境的關係。一般最常見的課外讀物,就是有著大量照片的甲蟲或蝴蝶圖鑑,從中認識最大、最美、最酷炫的種類。不過昆蟲是種看起來不起眼,卻有時讓人驚喜(嚇)不斷的生物(像是會飛的大蟑螂......),所以僅是看圖鑑來認識他們,實在是一件超級可惜的事。 另外,課程中會請小朋友飼養昆蟲,透過這個機會學習觀察生物的能力(增加媽媽困擾),那是不是一定要養?或是可以不要養嗎?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書局必賣蠶寶寶,小時候白白軟軟的有點可愛,可是一結蛹變成蛾,就讓我手忙腳亂! 因此,我一樣整理出一個閱讀脈絡,搭配出趣味又具有意義的書單,讓你參考。此外,台灣的素人昆蟲專家都非常厲害,我們不一定要侷限在閱讀書籍上,一些網路資源也是值得點閱,讓你和孩子能夠從這些專家學習到專家們研究的熱情,並且向他們學習如何尊重生命。 ◎  你可以為孩子建構一個學習路線! 從之前已有動物的知識,和昆蟲外觀作比較。 六隻腳、八隻腳、好多隻腳!歸納昆蟲的正確特徵,能夠區別其他長得像昆蟲的動物。 從飼養昆蟲或是在野外觀察昆蟲、培養觀察和紀錄的能力。 能夠體會看似沒有存在感的昆蟲,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生物。 當中我會比較喜歡的閱讀方向是:第一個是觀察和紀錄能力,因為昆蟲比起動物和植物、存在感少很多,所以考驗孩子觀察能力,光是從公園或郊外找到一隻昆蟲,就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。 第二是體會昆蟲與環境的關係,並且了解昆蟲是非常重要的生物,像蜜蜂、蝗蟲都是影響人類非常重要的昆蟲。並非僅是侷...

2019 知識類童書回顧(一)Trapped in a Video Game

2019 知識類童書回顧開始~ Trapped in a Video Game ◎英文/文字書/144 頁/電玩、程式/8~10歲 ❝ 最好的朋友總是挖洞給你跳,奇怪~我還笑嘻嘻的跳! ❞ Trapped in a Video Game(圖片來源:amazon) 這是世界上誰最討厭電動,絕對是書中主角 Jesse 莫屬(就是封面那個)。 Jesse 不小心掉入一個電玩世界,卻沒想到在裡面碰到的是,玩到無法自拔好友兼損友 Eric。Jesse 急著想要逃出這個世界,可是 Eric 卻想要一舉通關;兩人互相幫忙又互相嫌棄,到達最後一關時,卻遭遇到 BUG 級的大麻煩...... 穿越劇情在兒童小說實在非常常見,可說是已經成為想要有趣的公式集之一。雖然這本書也是有點套老梗,但是劇情設定和撰寫非常流暢趣味,可以看得出作者是個善玩電動的宅宅~ 譬如說:懂電動的人都知道電玩遊戲其實就是一連串程式碼,所以各種怪物大小敵人、最終魔王都是照著程式指令行動,也就是有著固定不變的行動模式。如果你想要破關,勢必要重複嘗試,並且記下敵人的每一次行動。這個套路成為本書主軸,然後作者又衍生出各種趣味,劇情讓懂遊戲的大人小孩直想『果然懂我』。 洛克人就是典型的記憶敵人行動模式的遊戲。主角也和洛克人一樣手上有砲,是不是作者也來致敬一下 (圖片來源:BagoGames) 家長都懂男孩是一種奇妙的生物,那這種生物一次出現兩個呢...... Jesse 和 Eric 兩人就在故事中互相扯後腿、反正遊戲中不小心死了,也是從關卡起點重生。其實遊戲每過一個關卡,都有選項可以回到現實世界,不過想要回家的 Jesse 總是被  Eric 用稀有的酷炫裝備誘惑,而掙扎的選擇下一關。這種也是會特別打中喜歡遊戲的孩子。 更讓人欣賞的是,作者並沒有一直玩弄這種遊戲梗,當劇情到中後時,主角們除了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(也來自現實世界),並且還遭遇書中最大的魔王,可是之前提到的行動模式策略卻完全行不通,最後故事如何,我就不破梗了。 這本書一共出版了五本,第五集結束。當我翻開第二集前,想說是不是還要進入遊戲一次?沒想到作者在第二集玩的是 AR 遊戲梗,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寶可夢,手機抓怪。真的讓人直呼作者很會喔~ 最後還是要『...

病毒、細菌、認識身體,還有?!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

病毒、細菌、認識身體,還有?!|替國小自然課選一本書 最近除了肺炎、搶口罩、擔心小朋友生病,讓你心煩,是不是還要面對小鬼頭的瘋狂提問:「媽媽,什麼是病?為什麼會生病?」不妨正向面對,趁這個機會讓他們好好認識病毒、細菌、還有人體的各種神祕! 特別是,這些關於病毒、人體的知識,得要等到國中一年級生物課,才有比較完整的學習(國小自然課主要是先學習動物和植物主題)。不過我可不會讓各位家長束手無策、增添煩惱,馬上幫你奉上『基本款』、『進階款』的兩種免心煩書單! ☆ 替國小三年級下學期自然第三課『認識動物』,國小五年級下學期自然第三課『動物大觀園』選一本書 《 出發吧!人體探險隊 》 《 不要舔這本書 》 《 人體工廠 》 《 小心,這本書有細菌!:認識細菌、病毒和真菌的強大微生物王國 》 《 巴第市系列:奇妙的人體城市 》 《 值得認識的38個:細菌好朋友 》 ※更多選書連結在文末 ※書籍後續都會放上yahoo網拍6折出售,請在拍賣搜尋『Childrening 孩子氣』! 國小和人體、疾病有關的知識,主要落在『健康與體育課程』內,直到要進入國中一年級的生物課程,才會學習到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以及認識人體各部位構造與功能。不過小朋友在國小下學期的三年級自然課『認識動物』、五年級『動物大觀園』,都或多或少學到一些關於人類和動物的知識與兩者差異;也會開始對於人類這種生物——也就是我們,產生好奇心! 其實一些基本的人體知識對於國小生並沒有那麼難懂;認識人體後,也會更加了解為什麼我們會生病!最後,更進一步開始認識讓我們生病的病毒、微生物到底是什麼樣的小東西! ◎  選書就像衣服穿搭! 為什麼選書要說像衣服穿搭呢?你應該有過看到一件很好看的衣服單品,結果失心瘋買回家的結果是,找不到可以搭配的衣服!或是說單穿明明就很美,但是卻成為衣櫥裡的孤兒! 買書其實也是會這樣出包!出現讀完了這本,那一本是什麼呢?因此,要先決定閱讀的風格或主題,再來選書。那這次的主題是病毒、微生物,人體,生病,所以會是這樣讀: 先有動物的基本知識與興趣,發現動物和我們的差別。 認識我們的身體,從看得到的外表到看不到的內在。 身體內除了原有的細胞外,還要面對各種外來的訪客。 了解身體後,男生與女生又有什麼區別,從生理到心理的變化。...